
談判受挫:美以召回團隊,哈馬斯被指“缺乏誠意”
根據路透社報道,以色列和美國于周四(7月24日)決定召回參與加沙?;鹫勁械拇韴F,前往各自國內進行緊急磋商。美國特使威特科夫(Witkov)公開指責哈馬斯在談判中“缺乏協調,行事毫無誠意”。他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發(fā)表聲明,稱盡管調解人付出了巨大努力,哈馬斯的態(tài)度卻讓談判難以推進。他進一步表示,美國將重新評估策略,探索其他方案,以確保被哈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質安全獲釋,同時為加沙人民創(chuàng)造更穩(wěn)定的生存環(huán)境。
這一決定標志著加沙停火談判的又一次重大挫折。此前,國際社會一直希望通過談判達成協議,不僅實現?;穑€能促成以色列人質的釋放,并為深陷人道主義危機的加沙居民帶來喘息機會。然而,威特科夫的強硬表態(tài)無疑為談判前景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霾。
哈馬斯回應:驚訝與反駁,強調繼續(xù)談判的意愿
面對美方的指責,哈馬斯迅速做出回應,表達了對威特科夫言論的“驚訝”。哈馬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,該組織的談判立場一直受到調解人的歡迎,并強調他們已經為達成全面停火協議打開了大門。聲明中還指出,哈馬斯始終以積極態(tài)度參與談判,展現出克服障礙、實現永久停火的強烈意愿。
哈馬斯的回應試圖扭轉外界對其“缺乏誠意”的負面印象,同時將談判受阻的責任部分歸咎于以色列。一名哈馬斯高級官員向路透社透露,盡管存在達成協議的可能性,但以色列的“拖延策略”使得談判進程被推遲,預計需要數天時間才能取得突破。這一表態(tài)顯示出哈馬斯在試圖維持談判的主動性,但也暗示雙方在關鍵問題上仍存在難以彌合的分歧。
以色列的立場:堅持談判但不滿哈馬斯態(tài)度
以色列方面對談判的進展同樣表達了復雜態(tài)度。一名了解談判情況的以色列官員表示,哈馬斯對最新停火提議的回應“難以令人滿意”,認為其態(tài)度阻礙了協議的達成。這名官員指出,哈馬斯在談判中不愿意做出必要讓步,這讓以色列難以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推進協議。不過,該官員也強調,以色列并未完全放棄談判,愿意繼續(xù)與調解人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。
與此同時,當地媒體援引一名以色列高級官員的話稱,以色列原則上可以接受新協議的文本框架,這一度讓外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然而,以色列第12頻道報道指出,雙方在一些關鍵細節(jié)上仍存在重大分歧,例如休戰(zhàn)期間以色列軍隊的撤軍范圍等。這些分歧導致協議無法迅速達成,談判陷入膠著狀態(tài)。
加沙人道危機惡化:國際社會緊急應對
與談判僵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加沙地區(qū)日益惡化的人道主義形勢。連綿不斷的沖突已導致當地居民面臨嚴重的食品短缺、醫(yī)療資源匱乏以及基礎設施破壞。英國首相斯塔默對此表示深切關注,并宣布將于周五(7月25日)與法國、德國領導人舉行緊急電話會議,討論如何采取行動“停止殺戮”,并為加沙人民提供急需的糧食和人道主義援助。
國際社會的緊急介入凸顯了加沙危機的緊迫性。無論是人質的安危,還是平民的生存狀況,都在敦促各方盡快找到解決方案。然而,談判的反復受挫無疑讓這一目標變得更加遙遠。
談判前景:希望與挑戰(zhàn)并存
然而,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深層矛盾,以及美國在其中扮演的復雜角色,都為談判增添了不確定性。威特科夫團隊對哈馬斯具體要求的沉默,以及美以召回代表團的決定,可能進一步加劇雙方的不信任感。未來幾天,國際調解人的努力以及各方的妥協意愿,將成為決定停火成敗的關鍵。
市場影響分析
1. 避險情緒升溫,黃金或迎來新一輪上漲
此次談判破裂意味著加沙沖突可能再度升級,甚至演變成更長期的軍事對抗。市場避險情緒將迅速升溫,投資者可能涌入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,給金價提供支撐。
2、中東供應風險加劇,原油價格或震蕩上行
加沙沖突雖不直接影響全球石油供應,但市場擔憂沖突可能外溢,尤其是涉及伊朗、黎巴嫩真主黨等地區(qū)勢力。若局勢升級,可能引發(fā)以下連鎖反應:
霍爾木茲海峽風險:伊朗若卷入沖突,可能威脅全球20%石油運輸的關鍵通道,導致油價飆升。
OPEC+政策調整:地緣政治危機可能促使沙特等產油國維持減產,進一步收緊供應。
短期波動:若沖突未擴大,油價可能維持高位震蕩;若局勢失控,布倫特原油或沖擊80美元/桶。